Follow Us
January 8, 2019
黑鏡《潘達斯奈基》Netflix首創的互動式觀看方式,讓觀眾可"自由"選擇劇情分支的走向進而導致不同的"故事結局"。真的是"自由"嗎?我想分成兩階段來討論/分享,
第一階段
我先就"互動式"的這點進行討論,單純地先討論這樣子的方式所帶給我這個觀眾/玩家當下的第一印象感受。
在觀看前,特別因為此電影主打的模式,先特別給自己做了些心理建設
(a)先不要去google相關的劇情走向,讓自己能夠沉浸於觀看的當下
(b)任何的選擇都以自己的第一直覺判斷,讓自己像是主角,用主人翁的觀點來去判斷。
(c)第二次觀看的時候再用相反的選擇重看一次
結果,劇情開始後...
October 1, 2018
狹義的毛神仔可說是特定涉及的毛神仔,是指矮矮小小,會幻化,會作弄人的一種存在,其本質是山精水怪之屬;而廣義的毛神仔則泛指鬼類,不過是單一的出現,不是一般所祀的好兄弟。好兄弟是集體的鬼魂,而魔神仔在通常是單一的鬼魂。
~~~【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 林美杏、李家愷 著(五南出版)】
創作概念
Mo sin A-毛神仔或稱魔神仔、無神仔、亡神、魅神、魍神、芒神、墓神仔。此為台灣最著名的鄉野傳說。根據傳聞描述,毛神仔是好奇或者調皮的精怪,會迷惑人類的心智或惡作劇,戲弄別人,其戲弄對象通常是老年人或者兒童,作法則是將人帶到山野川湖,使其...
January 22, 2018
跟這次的演出有些淵源,所以特地寫一下,我個人的想法。
其實我一直信奉「看戲在人」這句話,有沒有好戲爛戲這麼絕對的二分法,其實只有喜歡或不喜歡而已,而這件事又特別主觀,所以寫劇評之類的事情,我完全不想做!最多就只是看到些甚麼有趣的東西、技術、影像,來分享一下抑或研究一下做法以及思考「我自己會怎麼做?」,如此而已!
從照片上可以知道,人力飛行劇團與幾米已多次合作,但這是我"第一次"看這個系列的作品....ㄜ....同時也是我第一次看人力飛行劇團的戲.......sorry.......台灣劇場!
演出團隊跟我們的幾米都已經是非常有名了,所以就...
September 1, 2017
Alice Liddell...《Alice in Wonderland》的主角Alice
Louis Carroll...《Alice in Wonderland》的作者/故事中的渡渡鳥
老實說,《Alice in Wonderland》最吸引我的地方並非她的故事,而是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與各自的發展與經歷。「市面上花花綠綠的Alice in Wonderland太過氾濫!」1951.Disney利用動畫電影成功地打造出一部充滿經典角色的奇幻冒險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因此只要提及這個故事時,最先讓人聯想到的大多是那部動畫卡...
July 30, 2017
前導動畫
人生目標又完成了一個大項目「原創動畫」。
當初2008年成為3D動畫師時,公司上上下下都是為了創作出一部「台灣原創3D動畫電影」而努力著,但...直到最後結束營業時。都尚未成形.........
山豬影像創立以來,其實一直都在做著「原創動畫」,不論是Animate立體書劇場系列或者是影像劇場,裡面的動畫都是自己做的設計,一直以來都是與動畫電影的工作模式相同。
當然,這次也不例外
其實從2016年的時候,這個作品就已經完成了50%(動畫內容)但第一次的音樂會還是偏向於「劇場」,藉由動畫與真人表演的結合來演繹,對我自己來說,也還不能...
February 18, 2017
今年台北、台中、高雄的三大藝術節中,有一部作品頗吸引我的....
他就是高雄春天藝術節裡面的《王者傳說》
並不是因為他是甚麼"迪士尼大師"執導的舞台劇,吸引我的是他的風格。
我很喜歡以前的一部動畫叫做「王子與公主」,除了風格很特別外,故事也頗有趣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看看。
剪影輪廓清楚、線條落落大方。雖然沒有日系或是一般3D動畫電影的華麗或擬真,但我還是覺得他很「精緻」而後來,也發現越來越多這類型的作品出現.....
像是,「王子與公主」導演Michel Ocelot後來的作品「枕邊故事」
受到Michel Ocelot作品啟發,And...
January 3, 2017
只有小時候去過一次跨年的晚會後,跨年頂多只看看電視轉播而已,到現在連轉播都懶得看了,就這樣一年一年地過去,今年也不例外,在跟3D軟體拼命外,也沒有那個心情去看101的噴火秀(不過房間窗外還是有看到淡水河邊的小煙火囉),就在2017的第三天,我才知道原來大陸的江蘇衛視跨年晚會出現了一項新的名詞!!【裸視AR】
AR我最近常玩,但也沒聽過啥麼可以"裸視"的方式啊!立刻搜尋了一下江蘇衛視的跨年晚會....結果....乖乖巄叮咚!還真是牛B啊!!你看看你看看....
It's unbelievable!!星際大戰的時代來臨了嗎?以後就能現場就能...
December 26, 2016
近期有兩大動畫工作室都在台灣辦了特展,聖誕節前夕終於把Pixar的30周年特展給看完啦!基本上這兩個展覽剛好是「一動一靜」、「一專業一大眾」...非常有趣!
展區設計與位置
夢工廠動畫特展-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推薦給"一般民眾"
展區構成是以"製作"一部動畫電影所會經歷的步驟來分區,就如同他的副標題「從草圖到銀幕」
(a)角色區 (b)故事區 (c)場景區 (d)音樂區
個人感想:
整體來說,互動裝置蠻多的,每個展區都有詳細的講解影片,還有讓人體驗「動畫師」與「燈光師」的模擬軟體(假的!真正工作起來才沒有這麼簡單......
December 19, 2016
我們的2016年就在這場講座暨演出結束了!
對我來說,這場講座是再次藉由公開的活動告訴大家我們"山豬影像"在做的事情!雖然目前已經有4個作品,然後小王子演出也有百來場,但....還是有許多人沒有看到!
這個兩天三場的講座/分享,我主要是這麼安排
12/16晚上第一場....主要邀請"動畫界"的人員參加
雖然我現在並不算是在"動畫界",但我還是一直在做動畫,其實,這樣的方式(動畫in劇場)我一直覺得可以作為任何動畫片的前導試探,所以邀請了一些朋友來看看這樣的方式與聊聊我的想法。當天來了許多厲害的朋友,實在是很開心!會後的交流也十分踴躍,踴躍到...
November 15, 2016
還記得前篇有介紹的Davy & Kristin McGuired嗎?上個星期11/9,終於看到了他們「現場」的演出啦!
非常不錯的小品~~「The Paper Architect」是在敘述一名紙雕師傅與他創作作品的情感,整個劇場都由紙箱堆砌而成,所有的紙箱上都有寫著年份與地名,就像是...1983 淡水紅毛城....後來經由現場的人員解釋,原來導演是想告訴大家,這些箱子都是這個紙雕師的回憶與曾經去過的地方,而箱子的裡面都放有對應的作品,這名紙雕師是藉由這樣的方式來記錄他的人生。除了影片中的紙雕以外,整個劇場中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紙雕作...
January 8, 2019
October 1, 2018
January 22, 2018
September 1, 2017
July 30,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