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6台灣科技藝術節~潮派對

請先閱讀演出前的專題報導

(圖片轉載自廣藝基金會官方網頁)

「《潮派對》將是一種新興的類演唱會形式,除了必然的演唱、還融合舞台劇、科技與裝置藝術,也有DJ show,而這些表現手法,遇上林夕的詞與許哲珮的歌聲,不管是平日關心數位科技藝術或是流行音樂的朋友,都可以看到一場完全不同的演出。」

當上述的那些綜合在一場演唱會當中,還是..."一場演唱會"...新興嗎?不同嗎?對我這個普通觀眾來說是個疑問。

在視覺上,國內外的演唱會,不論是在舞台的設計或是動畫、影像的運用上,基本上都是非常"華麗絢爛",是舞台劇的視覺望其項背。

像是,蘇打綠2012年的"當我們一起走過"演唱會中,所使用的蜂巢式舞台。

六角形的紙箱堆疊+Projection Mapping,讓演唱會的主牆成為一個大型的裝置,最後還能配合影像的動畫"現場真實地崩塌",這樣子的主舞台,能說是一種裝置、是一種科技、是一種設計、是一種藝術。

又或者像是周杰倫2010年的"超時代演唱會"

虛實交錯的大型舞台,同樣也是利用projection mapping的技術讓真假的周杰倫出現在現場演唱。

2013年周杰倫在"魔天倫"演唱會中利用動畫與浮空投影的技術讓鄧麗君跨時代出現在舞台上與周杰倫合唱千里之外,當時國外也正流行利用動畫讓已逝世的名人跨時代演出...李小龍的JohnnyWalker廣告;奧黛麗赫本的巧克力廣告....等,不勝枚舉。

因此,在演唱會中,要看到高科技的技術、裝置、投影....等等的東西。比想要在舞台劇中看到還來的"非常容易" 2015年在U2樂團的演唱會上出現的"中美合作"大型透明LED螢幕,也更顯示了,演唱會比起舞台劇來說更是追著"科技"跑。

在進場觀看前其實還蠻有"期待",這個期待並不是為了看到甚麼樣子"高科技"的產物出現在這個演出上。而是期待著這位跨界的大人物"陳鎮川"如何將演唱會的模式整合進到"劇場"。但期待有些落空,僅僅只是"在劇場放了一個演唱會"的模式而已。

當我看完在回程的公車上時,前座的男女也正巧在討論這次的演出。 (節錄) 男:我以為能看到更多的劇場 女:除了走位跟換景很劇場以外,就是演唱會。但是所有的視覺都還是很厲害.... 其實,跟我當下的心情是一樣的。並不是說劇場不能做這樣的演出,而是當將另一種形式帶進劇場時,還是必須要做一些融合與應用。不然,為何不在小巨蛋、TICC、華山legacy、河岸留言,這些專門以演唱會為主的場地演出呢?相對地當將戲劇帶到這樣的場地演出時,也勢必做些改變。

以下分成兩種心態

A.如果我是以"進劇場看戲"的心態

有幾首歌中,工作人員會直接走到舞台上為演唱者,遞mic或是換裝,這點或許在演唱會中常見(是嗎?),但在劇場中一定都會等到暗場或者是其他有角色的演員幫忙抑或利用調度走位讓角色下台進行

。當這種情節出現在舞台上的時候,對我來說都有些尷尬,因為我一開始還是帶著"看戲"的心情進場。相對的舞台兩側的轉播幕就會利用其他攝影機分境避開這個步驟,但我的眼睛只有一雙,無法切換視角。

"DJ Show"中,演奏結束後台上的DJ對於台下觀眾的掌聲會做出反應,也令我滿頭問號,先前演唱者也並未對觀眾的掌聲或呼喊做出任何的反應,每首歌的銜接處轉場都保持著一樣的神祕感。為何在這個段落中,要突然打破這樣的氛圍呢?在接近Ending時的歌曲,演唱者對觀眾說"導演要求她在每首歌中都不能跟觀眾說話到最後才可以"...但對於中間轉場的DJ就無此規定...有些...奇怪。

主要演出分成四個大段落(華麗城堡、森林、房間、末日),段落間的故事性薄弱,每場的連接並無太大個關聯。故事性最強的段落應該就屬房間,有主題、有敘事、有內容,有別於其他場次,但也因此特別突兀。Peggy的【雪后】,也是利用流行歌曲(她自己的歌)串聯而成的一個演出,有趣也結合流行也有故事,但當時定位是叫做"音樂劇",個人是比較喜歡這種與流行音樂或歌手個人演唱會結合的方式。

整場演出我都是處於一個疏離的狀態,對一個觀眾來說這並沒有甚麼不好。但是,這次的演出命名為"潮派對",既然用了"派對(Party)"這個名詞的話,那應該讓觀眾成為派對中的一員,一起狂歡慶祝。

但現場的氛圍偏向"音樂發表會",大家只能乖乖地坐在椅子上看著舞台上的"作品展示"無法與其互動。僅僅只到了最後才有一些些的篇幅來做"互動"這件事情,跟名稱的"派對Party"不太符合(個人感覺)。

B.如果我是以"看演唱會"的心態

這個演唱會對我來說"中規中矩"....所有的視覺與方式都是演唱會"該有的樣子"。

或許,對於演唱會這個圈子把"科技裝置藝術"運用在當中並非常見或者是已有的模式(是嗎?),但對我來說,那些藝術品僅僅只是"放大"到了舞台上而已,裝置藝術中所採用的形式或是技術基本上都是近年科技藝術展示會中"常見"的展品模式,大小差別而已。

但是,既然讓這些展品上了舞台,勢必要讓它們有些篇幅展現,才能說是結合。可是,像是舞台左右兩側的聲音裝置,僅僅只在開場演奏了一小段,在演唱中利用現場的Keyboard跟他有"幾秒"的互動後,就成為了放置於場上的"物件"而已。若是有首歌是利用它來當作現場演出的樂器編曲配唱,是否更有"結合"的意境呢? 利用許多日光燈管做成的"城堡"場景,似乎是有跟著歌曲的節奏閃爍,但僅有這樣的互動也只能算是個布置場上的大型場景,並未讓這個展品本身告訴我們它的主題與意涵。且...如此多的日光燈在眼前閃爍約3首歌10多分鐘的時間,真的有點...不舒服,互動的LED動態或者是雷射裝置也同理可證。

動畫的運用上,也就是常見的線條、波形、幾何圖形...等,並沒有特別突出的設計風格與形式。除了利用手機Live播放配合的段落外,基本上就是些演唱會"會出現"的影像而已。 DJ/VJ秀的段落,也是移植了"混種現場"的表演模式

但視覺上的衝擊少了許多。音樂的內容上,除了"電音"外,也無法跟先前演唱的歌曲,或是"林夕"或是"許哲珮"有關連性。所以這個段落就變成了這組DJ/VJ的獨立發表時間而已,看著台上DJ搖頭晃腦、跳躍的情景,又讓我冒出滿頭問號〝你們在High甚麼?〞 不論是從哪個心態來看這次的演出,對我來說都是介於一個〝不上不下〞情況。回程時前座的男女還有討論到了"這場演出,像是在實驗這些東西能不能在演唱會出現",或許真如他們說的一樣,這次的【潮派對】就是在實驗,演唱會能不能附有藝術性?劇場能不能帶入演唱會?但對我來說,這個實驗,還是偏向保守。既然是〝2016台灣《科技藝術節》的重頭戲之一〞是否該讓我們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呢? (以上純屬個人觀感,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