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主流 狠劇場《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3D投影篇
開頭就先推薦吧!這個作品將會是2018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開幕演出之一,個人覺得蠻值得一看!
《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這是我2016.10/21 在桃園廣藝廳看的演出。這是一個已經持續2~3年的演出計畫,去年差不多時間同樣也是在廣藝廳已經有第一階段的呈現,我當時對這個演出就有點興趣了,宣傳上寫著『4D Box』,一直再想是不是跟華納威秀的4DX電影一樣,現場會噴水、噴煙、觀眾席會搖晃之類的。終於在一年過後有機會一窺究竟。
※3D電影的3"D"指的是Dimension(空間、範圍),就像是我們以前數學課學到的座標象限,2D的話只是平面座標x、y軸向而3D則是空間座標擁有x、y、z軸向,當中的z軸為深度。
※4D的意思個人是覺得模糊些,有人說是愛因斯坦的理論中提到的將3D空間加上時間後則稱為4維空間(4D),但也不完全正確。理論太複雜,我們就暫時先用日常生活中最常碰到的4D電影來解釋「4D就是除了3D立體空間外,再加上聽覺、觸覺、嗅覺....等,令觀眾有更貼近現實的全方位的感受。
這個作品主要運用了兩項投影技術(A)3D投影 (B) hologram 全息投影,這兩項技術已經存在於我們生活中許久,將這樣的技術運用於舞台演出上的"國外"團隊也有許多,而我們台灣也有.....但.....不多....我印象中是還沒有像狠劇場這樣一次使用兩種技術的闊氣團隊!
3D投影
3D投影在電影院裏面早已成為基本配備,但在表演藝術的劇場中,並不多見。投影的使用在現今的劇場當中已經是種常態,每位影像設計都想利用投影來做許多事情,就像將projection mapping(精準投影)的技術運用在舞台上,有一陣子在劇場中"蔚為風尚"(我認為啦),那麼將3D投影這樣子的概念運用在舞台劇演出中,我想"大多數"影像設計或是導演都有過這個念頭。
所以,早於這個演出前,我所知道的訊息在2014.7月台北兒童藝術節中,O劇團《墓園裡的男孩》以及2014.8月黃心健老師的《繼承之物》都是讓觀眾帶3D眼鏡觀看的表演節目。
※《繼承之物》更詳細內容可至黃心健..故事巢
這項技術在電影當中非常普及,但為什麼劇場大多只能想想,無法大量使用呢?我想是"所費不貲"這個理由,簡單來介紹一下該如何製造出3D的影像。
首先,3D影像的原理在於讓我們的左右眼接收不同的影像訊息,然後讓大腦產生錯覺,結合兩眼的資訊而造成立體的效果。我就不討論在動畫或拍攝中所使用的技術,單純由觀眾方來敘述,這個「不同的影像訊息」如何送進觀眾的左右眼中就在於--3D眼鏡。還記得最久以前的3D眼鏡嗎?
然後我們看的電影會是這樣
這是最剛開始的3D技術,也是最簡單的,利用左右眼「色差」的方式來讓大腦將影像合併成3D立體。但缺點是無法還原真實拍攝/製作影像顏色。
所以,如果使用這種3D投影方式在「劇場」,費用上或許能夠執行,但當觀眾戴上眼鏡看演出時,現場真實的佈景、燈光、演員,都會變成....紅色與藍色過濾後的奇怪顏色。
然後隨著時代的進步,3D眼鏡變成這樣
不再利用紅色與藍色的「色差」的方式,改以「偏振光」的方式來讓雙眼接收不同的訊息,這樣的方式較能夠保留影像的原色。他的全名叫《被動式-「偏振光」》,方法是利用眼鏡上的特殊貼模分別接收畫面上不同方向的光源,讓大腦合併成立體影像。
這種方式還分成「線性偏光」與「環形偏光」兩種,差別在於影像所釋放出的光源方式。上面的圖就屬於「線性偏光」,左眼接收直向的影像光源,右眼則是橫向。但是線性偏光的壞處就是觀看時眼鏡必須要跟影像"同向"也就是說,當觀眾頭歪一邊或是過度抬頭、低頭,3D的效果就會消失,觀看角度有限。「環形偏光」道理同線性,只不過影像釋放光源的方式改為圓形順時針與圓形逆時針的方式,而環形的可視角度大於線性。
偏振光式的3D投影方式,為電影院較常使用的方式,因為眼鏡的價格低廉。雖然保留的影像的原色,但因為影像的光源被減為單獨方向,所以亮度上也因此減少了一半,我們所看到影像會比較暗一些。
但是,此3D投影的方式在劇場中算是「可有限制執行」,因為3D眼鏡便宜,可DIY、也可客製化量產,其費用上跟宣傳DM(精緻點的)差不多,且不怕觀眾弄壞。但由於台灣的中大型劇場有2樓以上的觀眾席或是扇形觀眾席的設計,因為可視角的關係可能會因為觀眾的位置受阻。但小型的劇場,如《光年紀事‧哥本哈根》則是利用廣藝廳的後台搭建成小型劇場使用,所以觀眾較為集中,可視角度的問題就能被解決。
有「被動式」當然會有「主動式」的3D投影方式
主動式的3D投影方式則是利用「快速閃爍」的方式來讓大腦產生立體感,也就是3D眼鏡與趙相機的快門一樣,會快速的開闔,螢幕影像傳送出左眼的視覺,眼鏡就會將右眼闔上,反之亦然。快門的速度一秒高達120次,所以眼睛察覺不出來。但因此,這樣的投影方式對應的3D眼鏡是最精密也是最貴的,因為裡面有內部機械,所以也需要電池,體積重量也都比上述的方式來的大。雖然這種方式無可視角度的限制,但這樣的3D投影方式利用在劇場會較為困難,雖然他只要一台3D投影機就能達到投射,但是3D投影機較為稀少,所以昂貴,再來一隻主動式的眼鏡至少千元,觀眾數量多,相對價格就高,且精密儀器就怕損壞,所以會較難在劇場執行,但上面提到黃心健老師的演出,就是以主動式3D投影的方式來呈現。
※上述被動式振偏光3D投影的參考圖片為3D電視,而利用在投影上面,是把兩種光源分配給兩台投影機分別投射。
回到《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這個作品,就我在現場的觀察,應該是使用『被動式-振偏光-環形』的方式,現場發放的3D眼鏡較為輕、薄,不太像有電池或是機械裝置在裡面的那種,場上使用兩台投影機同時投射,我坐在第二排觀眾席的正中間,演出時我特意地改變觀看角度,但3D效果都相當好,所以並非線性偏光。但是,畫面被減光的問題還是存在,我也有刻意地拿下3D眼鏡觀看演出比較,結果還是...人的眼睛還是最好、最天然的「鏡頭」,不戴眼鏡觀看時,畫面整體的顏色較為溫暖,雖沒有影像營造出來的3D效果,但是藉由演員在「全息投影幕」前與後的搭配,還是有某種的裸視3D感覺;戴上眼鏡後雖然影像更顯立體,但真人演員與現場的燈光色溫明顯變高,人的臉色偏藍與暗,較為失真了些。 3D電影還能裡用後至調色調整戴上眼鏡後的落差,劇場現場演出無法後製,但....這對於這個作品的視覺的品質影響並不會太大,所以可以略過,只是我個人實驗時發現的結果而已。
※10/26 UPDATA
臉書朋友提出另一觀點,在此補充一下。上述的3D投影模式,是我先前也在研究如何讓劇場使用3D眼鏡的相關了解,其實也過些時間了,科技這個東西,其實過一些時間就會有些差別了,就像電腦。現在的3D投影方式又有些改變除了以上這些方式(都還有電影院再使用喔,並不是被淘汰)。
現在還有一種「Dolby 3D」跟「偏振光」是同屬於被動式,使用光譜偏移(超深奧)的方式來讓大腦產生立體感。原理方式就不研究了,頭會痛,但主要就是為了改進先前的技術而研究發明的,所以,在亮度與可視角上面都比先前的模式還來的優秀囉!因此,這也是一種可能。
但這樣的方式想要普遍運用在劇場,也較難些。問題還是出在眼鏡上,Dolby 3D 眼鏡一付的價格也將近千元,跟偏振光式的眼鏡一付不到百元的價格比起來,也是一筆不小花費。
然後再重提一下自己寫這類文章的想法,就跟先前的「Robert Lepage」一樣,猜對猜錯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思考這些可能概念的過程。透過自己的理解與搜尋到的資源,把自己放在"如果我要做的話,我可以怎麼做"的前提解答,哪天有機會就真的能夠來試試。如果很確切知道了是哪個牌子的投影機、哪個形式的眼鏡、哪種投影方式....或許我只要思考如何存到那筆錢去租、去買就好了。
下篇討論「Hologram全息投影」